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patricia

清淨大光明 薄伽梵四眷屬

  [复制链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6: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字的哲學原則展開,一路在中華大地上生根開花,發展出了道家、儒家的思想之外;到了印度,就開出了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這一流的極終善性的慈悲和智慧,以及愛心學術的文化。這也說明了,任何的學術文化,它必定有它先行的學術思想作為基礎、作為依據、作為發展的根基而向前邁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6: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的學術文化,它必定有它先行的學術思想作為基礎、作為依據、作為發展的根基而向前邁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6: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創建的佛教一方面繼承並發揚了古印度出世精神和實踐,同時又演繹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一個原則的哲學思想體系,祂與佛教相互之間具有遠端的密切的關係。從而也說明了佛教傳進中國後,祂能够在中國的肥沃的文化土壤中生長,相互蕩磨,相互借鑑,相互成就,相互成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6: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傳進中國後,祂能够在中國的肥沃的文化土壤中生長,相互蕩磨,相互借鑑,相互成就,相互成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雖然佛教發源于古印度,但是其學術思想卻與中華民族所稱之為16字的心傳具有遠端的關係。兩者的具體展開和所升起的大用各有所側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黃帝內經》所蘊含著豐富的生命知識,通過二千年左右的傳承,傳到了印度,通過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的綜合分析、提純,把精髓部份提煉出來,把精髓部份作為指導人們修行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除了汲取了《黃帝內經》中的生命知識之外,而且還提取了哲學思想。這個哲學思想最後總結出來了,就是中道、中觀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唯識而言,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祂把人的思維,人和宇宙如何構成不連續的整體,人和宇宙如何從宇宙的內在聯繫到人身體的內在、心腦的作用,祂指出,有基本的十三層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第十三層識的教法,連同宇宙無量層識的教法,連同七千四百萬脈道,相互之間進行靈性的溝通、精神的溝通、肉體的溝通、血脈的溝通,由此,把人和宇宙構成整個結合在一起的一個緊密的生命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公元前二十年的漢成帝時期,所形成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玄學家的思想,在中國的文化土地中非常盛行。此时,佛教傳進了中國,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思想剛傳進中國的時候,許多人並不了解佛教是怎麼樣的學術,而且加上佛教本身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發揮祂自己本身,本流派、本宗派的學術思想,因此,傳播佛教非常不容易,作為中華大地上的受眾,學習起來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花儿 发表于 2015-4-16 17: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晉時期盛行玄學,被称为“魏晋玄学”。当时,佛教剛傳進中國,許多人都把佛教當做是“玄學”來看待。到了隋唐時期,佛教傳進來的經典多了,佛學觀點慢慢地清晰起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纯净心灵322 发表于 2015-4-17 12: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世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弟子們既要懂得顯態世界的知識,又要懂得隱態世界的知識。這16字的哲學思想與我們聖密宗的理念是融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纯净心灵322 发表于 2015-4-17 1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虹化轉世是非常重要的,  師尊聖密龍講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詮釋並幫助我們理解放光的原理,放光的具體操作,放光的實際應用,放光的極終效果。用最簡單、直接明了來啟迪弟子們的靈性覺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纯净心灵322 发表于 2015-4-17 12: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師尊清楚地告訴弟子們清淨就是大光明,大光明就是清淨,只要清淨,就是在修不思議之光、宇宙之光、霓虹之光。三乘虹化是無二無別的,都是體現了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極終善性的慈悲和智慧救度眾生的本懷,都是適應不同根性眾生。每乘虹化都有三十六級,只要是進入 薄伽梵四眷屬之列,那麼就能進入虹化之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灵馨荟萃

GMT+8, 2025-4-24 04: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