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50|回复: 50

[转贴]人大校长回应对国学的三种质疑:有必要正本清源

[复制链接]
田野 发表于 2010-10-20 22: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人大校长回应对国学的三种质疑:有必要正本清源

中国新闻网 文化新闻  2010年10月19日 05:1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观点
  对国学所持的否定论、怀疑论、机械论观点,在我看来,有的是对国学的恶意抹杀,有的是对国学的善意疑虑,有的则是拘泥于学理分析的自我设限
  近些年来,国学教育与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国学的质疑,依然存在。我把它概括成这样三种:  第一种是“数典忘祖”型的否定论观点,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被认为是封建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王权专制主义的主要象征,与近现代的民主自由意识相悖,在今天是必须批判和拒绝的对象,没有任何理由加以珍视和弘扬。
                      


  第二种是“杞人忧天”型的怀疑论观点,认为国学尽管有合理积极的内涵,但它毕竟是封建时代遗存下来的意识形态,过多地倡导国学,不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全面提倡容易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价值观错位。
  第三种是“抱残守缺”型的机械论观点,认为国学的学科边际相对模糊,国学所承担的学科内涵已基本分别归入文、史、哲等学科,对国学学科属性及其专业的具体界定缺乏充分的条件。
  这三种观点,有的属于对国学的恶意抹杀,有的是对国学的善意疑虑,也有的拘泥于学理分析的自我设限。在我看来,都有必要正本清源。
  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有时代的局限,但绝对不是只有所谓的专制主义、王权主义。否则,我们就无法想象有孟子这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历经千年而脍炙人口,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戴震《原善》这样充满民本精神、民主色彩的著述流芳百世而振聋发聩!
  对第二种观点,我认为,它人为地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发展,可能性之一就是契合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少重要的思想资源。弘扬国学不仅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不相矛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对第三种观点,我认为,这也是片面理解和认识学科属性的做法。研究国学、重振国学,能有效改变当前人文学术领域普遍存在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壁垒森严,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 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摘编自作者在“国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本报记者杨雪梅整理)
 楼主| 田野 发表于 2010-10-20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奋发向上 发表于 2010-10-21 0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馨香 发表于 2010-10-21 0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奋发向上 发表于 2010-10-21 0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正本清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ls 发表于 2010-10-21 05: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有时代的局限,但绝对不是只有所谓的专制主义、王权主义。否则,我们就无法想象有孟子这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历经千年而脍炙人口,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戴震《原善》这样充满民本精神、民主色彩的著述流芳百世而振聋发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ls 发表于 2010-10-21 05: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发展,可能性之一就是契合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少重要的思想资源。弘扬国学不仅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不相矛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ls 发表于 2010-10-21 05: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国学、重振国学,能有效改变当前人文学术领域普遍存在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壁垒森严,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 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vls 发表于 2010-10-21 05: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花非花 发表于 2010-10-21 05: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minying0216 发表于 2010-10-21 06: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大校长回应对国学的三种质疑:有必要正本清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minying0216 发表于 2010-10-21 0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国学所持的否定论、怀疑论、机械论观点,在我看来,有的是对国学的恶意抹杀,有的是对国学的善意疑虑,有的则是拘泥于学理分析的自我设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minying0216 发表于 2010-10-21 07: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些年来,国学教育与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国学的质疑,依然存在。我把它概括成这样三种:  第一种是“数典忘祖”型的否定论观点,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种是“杞人忧天”型的怀疑论观点,……  第三种是“抱残守缺”型的机械论观点,认为国学的学科边际相对模糊,…… 这三种观点,有的属于对国学的恶意抹杀,有的是对国学的善意疑虑,也有的拘泥于学理分析的自我设限。在我看来,都有必要正本清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minying0216 发表于 2010-10-21 0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有时代的局限,但绝对不是只有所谓的专制主义、王权主义。否则,我们就无法想象有孟子这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历经千年而脍炙人口,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戴震《原善》这样充满民本精神、民主色彩的著述流芳百世而振聋发聩!
  对第二种观点,我认为,它人为地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发展,可能性之一就是契合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少重要的思想资源。弘扬国学不仅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不相矛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对第三种观点,我认为,这也是片面理解和认识学科属性的做法。研究国学、重振国学,能有效改变当前人文学术领域普遍存在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壁垒森严,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 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uminying0216 发表于 2010-10-21 07: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灵馨荟萃

GMT+8, 2024-4-19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