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中國茗道

[唐]吳道子代表性畫作賞析-之一

  [复制链接]
hanzhiquan 发表于 2011-11-15 20: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圖意像繁富,以釋迦降生為中心,天地諸界情狀歷歷在目,技藝高超,想像奇特,令人神馳目眩。圖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視奔來的神獸,一個衛士拼命牽住獸的韁索,另一衛土拔劍相向,共同將其制服。天王背後,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筆,記載這一大事。這是一部分內容。淨飯王抱持聖嬰,穩步前行。王後拱手相隨,侍者肩扇在後,這是又一部分內容。就這兩部分來看,激烈與平和,怪異與常態,天上與人間,高貴與卑微,疏與密,動與靜,喜與怒,愛與恨,構成比照映襯又處處交融相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zhiquan 发表于 2011-11-15 2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圖技法首重線條和用筆,筆勢夭矯,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故線條流轉隨心,輕重頓挫合於節奏,以動勢表現生氣,具有“疏體”畫的特性,是典型的“吳家樣”。 《天王送子圖》構思獨到,氣勢磅礡,功力深厚,物像紛繁,給日後的宗教題材繪畫尤其是佛道壁畫帶來深刻的影響。吳道子壁畫原作已不可見,現存紙本是後人的摹本,形神俱佳,亦頗可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zhiquan 发表于 2011-11-15 20: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
吳道子“下筆有神,是張僧繇後身”。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在畫史上久負盛名、有“百氏畫聖”之稱。他的作品以宗教題材為最多,在長安、洛陽兩京寺觀所作壁畫就有三百余間,卷軸畫亦不少,被稱為“吳家樣”,但早已失傳,而摹本很多,北宋米芾說:“偽吳生見三百本,余白首止見四軸,直筆也”,分別為蘇軾、王防、周種和趙令穰所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zhiquan 发表于 2011-11-15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七神仙圖》描繪的是一個道教傳說。畫中所表現的是東華帝君、南極帝君在侍者、儀杖、樂隊的陪同下,率領真人、神仙、金童、玉女、神將前去朝謁道教三位天尊的情景。畫面上神將開道,壓隊;頭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傘蓋、貢品、樂器等,簇擁著帝君從右至左浩蕩行進。隊伍裡,帝君、神仙形像端莊,神將威風凜凜,眾多仙女輕盈秀麗。畫作者用剛中有柔,遒勁瀟灑的線條描繪了一幅風動雲飄的神仙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nzhiquan 发表于 2011-11-15 20: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七神仙卷》是至今存世屈指可數的中國古代重要藝術瑰寶,代表了中國唐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它縱30釐米,橫292釐米,白描絹本。畫面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純以線條表現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場景,形神刻畫細致入微。畫面筆墨遒勁灑脫,根根線條都表現了無限的生命力,如行雲流水,充滿韻律感。仙樂聲中眾神仙腳踏祥雲,御風而行,令觀者頓生虔敬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78 发表于 2012-4-10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瑞應本起經》,描寫釋迦牟尼降生于淨飯王家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78 发表于 2012-4-10 2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吳道子代表性畫作賞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净如莲 发表于 2012-4-11 07: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道子画作構思獨到,氣勢磅礡,功力深厚,物像紛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ncsvcm 发表于 2012-4-16 1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中國茗道


    [唐]吳道子代表性畫作賞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普学 发表于 2012-4-16 12: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七神仙圖》人物動態、神情各異,活靈活現。堪稱“以形寫神”和離時於空的一大傑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4841005 发表于 2012-4-16 13: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js0571 发表于 2016-5-11 1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王送子圖》構思獨到,氣勢磅礡,功力深厚,物像紛繁,給日後的宗教題材繪畫尤其是佛道壁畫帶來深刻的影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js0571 发表于 2016-5-11 17: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吳道子“下筆有神,是張僧繇後身”。曾學書於張旭、賀知章,在畫史上久負盛名、有“百氏畫聖”之稱。《八十七神仙圖》人物動態、神情各異,活靈活現。堪稱“以形寫神”和離時於空的一大傑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水明 发表于 2016-5-12 0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王送子圖》構思獨到,氣勢磅礡,功力深厚,物像紛繁,給日後的宗教題材繪畫尤其是佛道壁畫帶來深刻的影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水明 发表于 2016-5-12 08: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七神仙圖》人物動態、神情各異,活靈活現。堪稱“以形寫神”和離時於空的一大傑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灵馨荟萃

GMT+8, 2025-10-20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